陇县简介

陇县史称陇州,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,东临千阳县、南接宝鸡市陈仓区,西北部与甘肃华亭等五县毗邻。版图面积2285平方公里,辖10镇,158个行政村,2015年年末总人口27.25万,宝中铁路、宝汉高速、国道G344贯穿全境,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。
全县有耕地54万亩,林地184.5万亩,草地71.6万亩,森林156万亩,森林覆盖率50%,为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。野生植物千余种,国家保护动物十余种。矿产资源品种多,藏量大,现探明煤炭总储量102亿吨,石墨储量138万吨,石英石、大理石开发潜力巨大。旅游资源优势明显,境内龙门洞为道教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开宗栖真之地,关山草原为西北内陆地区唯一的高山草甸。现为全国文化先进县、全国商品粮基地县、秦艽GAP基地县、国列玉米制种和商品牛基地县,奶畜、烤烟、核桃三大产业均位居全省前列。

知网资源库

CNKI县区知识资源库包含:决策支持(党政干部队伍建设、党政领导理论学习、领导素养提升、政府机构改革、应急管理)、民生聚焦(民生保障体系的完善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、房地产市场的调控)、行政管理、县区经济、教育园地、医疗保健、图书馆工作参考、期刊阅览室。

点击进入

陇县文化

陇县因处陇山东坂而得名。陇县历史悠久,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,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。陇县历史悠久,建制较早。据《禹贡》载,夏、商为雍州之域。周初汧水上游为矢国封地,周孝王十三年(公元前885年)因秦非子在汧、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有功,被封为附庸,邑之秦(今陇县),在汧水之滨筑秦城,始以封邑立国。秦襄公八年被封诸侯,都汧邑。秦孝公十二年推行县制,改汧邑为汧县,为秦人重要发祥地。汉高祖元年置陇关,汉武帝太始二年登陇首,改陇关为大震关,据匈奴于陇山之外,故有"秦都陇关"之称,驰名中外的"丝绸之路"经此关而通西域。北魏太延二年,在汧县置东秦州,领陇东等三郡。后又改名为为汧阴、汧源。西魏废帝元钦2年改东秦州为陇州,领陇东等二郡,陇州之名此始,历经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。辛亥革命后(公元1913年)改州为县,始称陇县。

陇县特产

陇县因处陇山东坂而得名。陇县历史悠久,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,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。陇县历史悠久,建制较早。据《禹贡》载,夏、商为雍州之域。周初汧水上游为矢国封地,周孝王十三年(公元前885年)因秦非子在汧、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有功,被封为附庸,邑之秦(今陇县),在汧水之滨筑秦城,始以封邑立国。秦襄公八年被封诸侯,都汧邑。秦孝公十二年推行县制,改汧邑为汧县,为秦人重要发祥地。汉高祖元年置陇关,汉武帝太始二年登陇首,改陇关为大震关,据匈奴于陇山之外,故有"秦都陇关"之称,驰名中外的"丝绸之路"经此关而通西域。北魏太延二年,在汧县置东秦州,领陇东等三郡。后又改名为为汧阴、汧源。西魏废帝元钦2年改东秦州为陇州,领陇东等二郡,陇州之名此始,历经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。辛亥革命后(公元1913年)改州为县,始称陇县。

特色小吃

陇县因处陇山东坂而得名。陇县历史悠久,远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,先民就在千河谷地繁衍生息。陇县历史悠久,建制较早。据《禹贡》载,夏、商为雍州之域。周初汧水上游为矢国封地,周孝王十三年(公元前885年)因秦非子在汧、渭之间为周王室牧马有功,被封为附庸,邑之秦(今陇县),在汧水之滨筑秦城,始以封邑立国。秦襄公八年被封诸侯,都汧邑。秦孝公十二年推行县制,改汧邑为汧县,为秦人重要发祥地。汉高祖元年置陇关,汉武帝太始二年登陇首,改陇关为大震关,据匈奴于陇山之外,故有"秦都陇关"之称,驰名中外的"丝绸之路"经此关而通西域。北魏太延二年,在汧县置东秦州,领陇东等三郡。后又改名为为汧阴、汧源。西魏废帝元钦2年改东秦州为陇州,领陇东等二郡,陇州之名此始,历经五代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。辛亥革命后(公元1913年)改州为县,始称陇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