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 页>>社 火

陇州社火

陇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。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浓郁多彩的民间艺术,‘陇州社火’‘就是其中一枝鲜艳的农业文明之花。

社火一般只在春节期间更准确地说只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期间耍闹。那时陇州人把在柜子里藏压了一年的戏装拿出来,穿在身上用油彩画了种种历史人物脸谱,或骑牛或骑马或坐车.或踩高跷,走遍村子的角角落落.串遍村中的家家户户祭神、拜年自娱娱人被称为耍社火。

社火作为古陇州先民图腾崇拜、祈天求福的一种民俗礼仪活动发源于春秋.肇始于秦汉盛行于明清.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陇州社火几经演变兴衰起伏生生不息地传承至今。

陇州社火分文社火和武社火。文社火既说唱又表演并配管弦乐伴奏。而武社火则用脸谱、造型讲故事.游演时锣鼓开道演员只扎势亮相,有点像西方街头的现代人塑。

社火是对芯子、高跷、竹马、旱船、狮子龙灯等演艺活动的统称。闹社火时由威武雄壮的锣鼓开路刀光剑影的马社火、玄妙险峻的高芯、意趣横生的跷板、粗犷彪悍的掣社火随后,过街穿巷,翻山越岭看热闹的人们紧随其后,前呼后拥热闹非凡。因此正月里闹社火被西方人称为“东方的狂欢节”。

现在社火中的所有角色几乎都来自关中大地的正史.野史和传说演义大都是有据可考、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。比如《封神榜》中的姜太公、闻太师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曹操、刘备、姜维、诸葛亮《寒窑》中的王宝训、薛平贵《白蛇传》中的法海、许仙等等。有意思的是,当今的许多社火把现代人也列入其中。比如《红灯记》中的李玉和、李铁梅,《沙家洪》中的郭建光、阿庆嫂,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以及文革中的赤脚医生的形象,在现代社火中都有出现。由于许多历史故事就发生在关中大地上,这里的百姓在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中,重温历史体验历史的自豪感。

2003年.陇县被陕西省命名为“民间社火艺术之乡”2007年,陇州社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
山里的“狂欢节”——陇县社火

当春节的北京人去城空,冷清而又安静的时候,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县城陇县,却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。春节期间,这里依然保留着耍社火的民俗传统,民间艺人在山间地头,扮演成各路神仙鬼怪,趋吉避凶,迎接新年的到来。

“社火”一词是指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。其渊源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中,逐渐加进了其它杂戏杂耍的“百戏”广场娱乐活动。

作为古代先民图腾崇拜、祈天求福的一种汉族民俗礼仪活动,陇县社火两千余年繁衍不衰,传承至今,以其内容丰富,素有汉族民间艺术瑰宝和“东方的狂欢节”之称,其中陇县社火游演又被誉为“黄土地上的狂欢节”。

2007 年,陇县社火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陇县社火的群众基础非常好,据统计,陇县每年参与、表演社火的人最少要达到 10 多万人,占据陇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。